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今日国际原油最新价格查询网?美国原油价格实时走势图

今日国际原油最新价格查询网?美国原油价格实时走势图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今日国际原油最新价格查询网,以及美国原油价格实时走势图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国际原油收盘42.38美元,国内油价为...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今日国际原油最新价格查询网,以及美国原油价格实时走势图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国际原油收盘42.38美元,国内油价为什么还那么高

国际油价从10月初到现在最大跌幅已跌去40%,这是谁也意料不到的。尽管市场传出美国原油储备创下历史新高、OPEC组织对石油减产意见并不统一等因素在内,但若是幕后没有华尔街大鳄们的肆意做空,恐怕仅靠供需关系是不可能下跌如此陡峭。

而随着国内油价刚刚经历了“5连跌”,很多人发现,国际油价在100美元/桶以上时,国内成品油价也就是8元/升,而现在国际油价跌到了40多美元/桶,国内油价却刚刚进入“6时代”,国际油价还真是有点“上涨易,下跌难”的味道。

实际上,国内成品油价格并不是中石化、中石油来决定,而是由发改委来决定。发改委在制定油价时当然会试图平衡各方的利益,所以,国内油价才会出现“上涨易,下跌难”的现象。平心而论,中国国内的油价在世界上属于中上水平,既比美国的油价要贵出许多,但又比日本这样的国家要便宜一些。

导致国内成品油价“上涨易,下跌难”的原因有以下几个:第一,在国内石油行业中,由于受到各种原因影响,导致炼油环节存在着较大的亏损。中石化、中石油旗下的炼油厂,每年还需要发改委发放补贴。正是由于国有炼油厂成本高,亏损大。所以,国内油价一直保持着“涨多跌少”的现象。

第二,成品油税费过高。我国的成品油税率接近50%,而美国税率是11-13%。而且我国的成品油税率直接包含在商品价格中,而发达国家都是油价归油介,税费归税费,这两者是分开的。

第三,根据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当国际油价涨至130美元/桶以上,或进下跌至30美元/桶以下时,中石化、中石油要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发改委会考虑暂停油价的调整,这样可以保持国内成品油价的稳定。所以,在关键的时刻,发改委还要指望着两桶油做出牺牲。所以,在平时调降油价时,也要适当考虑两桶油的利益。

第四,近年来,国内北方地区空气污染现象严重,尤其是冬天,雾霾天气越来越多。这其中有大量汽车出行,尾气排放起到了主要作用。显然,国内成品油的质量还有待提高。而在没有达到欧美国家成品油质量标准之前。发改委也只能通过价格的杠杆来调节私车出行,鼓励大家坐公交车或地铁,以控制天气不良率。

针对一些人提出,在今年1月14日的调价窗口开启时,内地是否仍然有希望迎接新一轮的下调?对此,我们认为,国际油价下跌空间已相对有限,即使到了调价周期,也是小幅下调或者搁浅。更何况,现在离开1月中旬还有一段时间,提前预测,偏离性会较大。

此外,我们对未来国际油价的前景并不看好;首先,美国层面没有减产的意图。美国的EIA原油库存处于历史高位。这无疑支撑了国际油价。再者,美元指数上涨势头重启,国际油价遭受重压。最后,OPEC虽然达成了减产120万/桶的协议,但是成员国之间谁也不愿意把市场拱手让出来。市场对减产协议没有太大的信心。

如果可以,请点一个赞,谢谢你对我付出的肯定。欢迎关注我

哪个地方可以看到每天的国际石油价格

感谢邀请。

想了解原油价格,可以通过油价网,油价网是中国化工产品网旗下品台。

在油价网可以了解到包括国际原油价格在内的价格信息。网站中可以查到布伦特、WTI在内的原油期货价格,迪拜、大庆、阿曼等现货价格。

油价网24小时实时更新国际原油价格,喜欢可以搜索了解一下。

怎样查看国际原油价格

直接登录这个网站https://info.usd-cny.com/,他的名称是原油石油价格网,可以实时查看最新的国际原油价格变化,主要包括WTI美国原油价格和布伦特原油价格,希望可以帮到您。

美股全线下跌!国际油价大跌!金价下跌,接下来怎么走

感谢邀请,只能说曾经所有依赖信任老美的众国这次全部被老美耍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主要是这样的:

第一:前因

上半年大批量印钞,投入到国内和世界,这样操作既缓解了老美国内民众的金融恐慌,又可以增加了他国借此机会向老美借债。

第二:后果

在众多国家被套路到美国的阴谋中之后,便开始了自己的操作,连续两次的疯狂加息,导致老美的汇率增加,最终不得已,曾经借债的国家,需要更高额度的归还债务,从而也导致美元大量回流。

美元信誉度下降,美股看似下跌,实则是全世界的借债国家帮助老美缓解了疫情、能源等造成的金融危机。

接下来美元的汇率虽然增加了,看似增加了地位,导致了油价、金价下跌,短期内增加了国内民众的进口消费能力,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老美失去了世界众国的信用,很难再从国际贸易上获得忠实的合作伙伴。

黄金的价格在短期内的下跌之后,也会逐渐地迎来上涨,炒黄金的在短期的一段下跌时间后,应该马上进入入手的最佳时期。

国际石油价格从147美元下跌到20美元,大幅震荡,完全没有理由和市场供求规律咋

国际石油价格从147美元下跌到20美元,是因为供求变化后达到了一种新的均衡。我们曾专门写过一篇文章:

风动VS幡动:油价围绕均衡波动还是均衡自身波动?

文|李志传刘德伟

石油价格下跌已成为近半年多来国际能源市场的焦点。这一问题的发生和演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对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和冲击,未来何去何从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借鉴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从均衡油价这一基本的问题入手,研究驱动石油价格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因素,并对未来油价的走势和石油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基本的判断。

一、均衡油价的波动:判断依据和意义

作为一种成熟的大宗商品,石油价格的波动本是常态。但是对石油市场波动的研究往往忽略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次油价的下跌是实际价格围绕均衡价格的波动还是均衡价格自身的波动?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对原有均衡价格的回归还是形成新的均衡?

明确这个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涉及到对当前石油价格行情的基本判断,而且涉及到对未来石油行业和市场发展方向的根本认识。假如认为当前的油价下跌是因突发的外部冲击造成对均衡价格的偏离,那么市场机制会逐渐发挥作用,油价波动的方向是逐渐纠正这种失衡,并最终回归到均衡价格附近。基于这种判断,假如油价在失衡的价位维持时间较长,市场主体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主动对供应、需求等行为和其他影响市场的要素进行纠正,引导使油价回归到均衡价格区间。当然,均衡价格需要综合考虑供给、需求、计价货币、期货市场、宏观经济、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来确定。但是,假如将当前的油价下跌视作均衡价格自身的波动,而不是油价围绕均衡价格的波动,那么,既然是均衡,就是各要素在市场机制中发生作用的结果,市场资源的配置就是有效率的,不存在市场失灵,相关的市场主体便没有干预的必要,油价波动的最终结果也将是维持当前的均衡或形成新的均衡。

长期以来,供应的相对集中与需求的刚性使得国际石油市场一直维持供需紧平衡的状态,国际油价虽有波动,但基本保持上涨的趋势,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进入本世纪以来,国际政治经济领域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事件,如9·11事件、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全球金融危机、西亚北非局势动荡、乌克兰危机等,对世界格局和国际石油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与以前有所不同的是,上世纪本世纪国际石油市场的波动这种波动更多地表现为油价的波动,而对供求数量的影响极其有限,基本上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供求失衡状态。虽然在2008年和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际石油生产和消费出现了小幅下降,但是2010年就基本恢复或超过了危机前的水平,并在此后几年继续保持了增长趋势。Brent和WTI油价回升到100美元附近,并保持了三年多的稳定时期。这不仅反映了石油在世界政治经济和民众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而且反映了国际石油市场的成熟度和开放度不断提高,以市场规则为基础的自动调节机制在这段时期内是基本有效的,均衡已经成为常态。

二、技术进步和供给变化对石油市场的深远影响

对于本轮国际油价下跌的原因,相关的研究和评论已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是全球经济增长缓慢、原油供需宽松、地缘政治冲突和美元走强等多种影响油价的基本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以页岩油气革命为代表的技术进步引起石油生产效率提高和产出增加,从石油市场的供应侧对价格产生了冲击,这种冲击在需求低迷和美元升值等外在环境的影响下,放大了对石油市场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本轮油价下跌的只是市场波动的一个表象,导致这种结果出现的是技术和供应等长期市场基本要素,而不是短期的意外事件。

首先,技术进步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石油市场的供给格局。依靠技术上的突破和认识上的革新,在能源独立、重塑制造业优势等战略推动下,美国的页岩气、致密油、页岩油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得以经济高效开发,成为近年原油产量增长最快的国家。根据美国能源部过去5年的数据,美国国内原油产量在过去5年增长了65%,原油进口下降了32%。在美国的影响下,中国的页岩油气等非常规能源开发也成为热点,出现了常规油气与非常规油气齐头并进的格局。总之,以页岩油气革命为代表的技术进步带来了石油生产效率的提高,增加了国际石油市场上的供应数量,改变了供应结构,使石油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其次,技术进步加快了美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上重要供应者角色的回归。近几十年来,美国一直充当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和消费国的角色,而其全球石油生产大国的角色却经常被忽视。回顾国际石油市场发展的历史,尽管格局不断调整,但美国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和控制力绝不仅仅体现在美元的地位和消费大国方面,而且一直作为重要的生产者和最大的储备国影响市场。高盛认为,随着美国页岩油产出超过欧佩克的闲置产能,欧佩克已经丧失定价权,原油市场的定价机制将主要由美国页岩油的边际成本所决定。这一结论虽有待于验证,但美国在国际石油生产领域的地位回归却是不争的事实。按照现有的发展趋势,美国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超过沙特和俄罗斯,重新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重要的石油出口国。

再次,技术进步提高了供给因素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力。回顾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国际油价所经历的三次大幅下跌行情,发生在1997年和2008年的两次油价下跌,都肇始于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和实体经济的衰退,进而引起石油需求大幅下降和油价的暴跌。与之不同的是,本轮油价下跌发生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石油需求继续保持增长的背景下,是供给增加的速度超过了需求的增速引发了油价的暴跌。而且,供应增加还缓解和抵消了乌克兰危机中东局势动荡和尼日利亚局势恶化等地缘政治事件对石油市场的影响。总之,在本轮油价下跌中,技术进步对供给侧的影响力超过了地缘政治,供应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力超过了需求。

三、影响未来市场均衡的要素及市场基本面变化

在油价下跌背后,国际石油市场的基本面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虽然本次油价下跌是均衡价格自身的波动,但是,均衡只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影响油价的基本要素也不是一成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维持均衡价格的条件不断发生变化,将在新的区域形成新的均衡。可以通过对影响均衡价格几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对未来的石油市场和油价走势进行基本的判断。

首先,从世界经济前景、美国走势经济及货币政策来看,油价尚不具备大幅上涨的条件。2014年,世界经济维持了上年度的缓慢复苏态势,2015年这种趋势将延续,经济增速基本将持平或小幅上扬,但是不同经济体将继续分化,全球经济大幅回暖的可能性不大。IMF已将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下调至3.2%。其中,美国3.1%,欧元区1.3%,日本0.8%,中国7.1%。IMF的研究报告通过计量分析发现,美元汇率的竞争力、页岩油气革命带来的廉价能源、与新兴国家在劳动力成本上差距缩小等因素,推动了美国经济复苏。2014年第三季度美国GDP增长了5.0%,创下11年来最快增速。预计2015年,美国经济趋向于稳定增长,重新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复苏的主导力量。但是,美国以外的主要经济体增长前景并不乐观,欧元区仍未走出困境,日本经济增长尚未回到正轨,中国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依然存在。

作为最主要的石油定价货币,美元的强弱始终影响着国际油价的走势。自2001年10月以来,国际油价与美元指数一直都保持较高的负相关性。10月底,美联储宣布退出持续六年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国解除货币刺激的做法推高了美元汇率,使得国际资本的流向发生了变化。普遍认为,2015年,在美国经济基本面和国际资本流动的支持推动下,强势美元的态势将持续,并有可能超出市场预期,给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带来降价的压力。但是,在历史上,宽松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之路从来并不平坦,甚至有过引发经济危机的教训。本次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副作用已经开始显现,后续发展方向,包括对其他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的整体影响等还有待于观察。

其次,从石油供给角度分析,短期内全球石油供应仍然充足。近几年的高油价刺激了常规和非常规石油、替代能源的开发和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尤其是以美国、俄罗斯为代表的非OPEC国家的石油产量增长迅速。虽然油价下跌,美国的石油产量仍在增长,俄罗斯和OPEC来看至今没有减产的迹象,伊拉克和利比亚也仍在增产。在本次油价下跌中,沙特坚持不减产的态度改变了OPEC通过限产来保持高油价的传统战略,而代之以不惜一切代价捍卫其市场份额。这一转变有可能对国际石油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对石油的高度依赖使得一些石油出口国在油价下跌时不仅无法通过减产进行调整,反而不得不扩大出口以维持财政平衡,这种逆向选择加剧了市场对供应增加的担忧,加大了价格下跌的深度。

一些机构认为,如果油价继续下跌,成本较高的美国页岩油和世界一些深水项目的投资将受到影响。美国有可能减少页岩油投资,恢复增加原油进口。但是,即使出现这种情况,受影响最大的也是新项目的投资,而已经形成的产能从上升到下降有一个时滞,它们还是有能力增加产量。因产能居高不下,至少2015年上半年供应充裕的局面仍将持续。

第三,从石油需求角度分析,石油需求正在经历从增速放缓到绝对量下降的过渡期。相对于石油供应,石油需求受宏观经济的影响更为直接。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OECD国家是全球石油消费的主体,早在2005年,OECD国家就已经达到了石油消费的最高点,消费量已经下降了近10年。2015年以后,即使美国、欧洲、日本经济增长状况好于预期,其石油需求下降的大趋势也不会改变,更无法重新成为拉动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力量。因此,作为近年来全球石油消费增长贡献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和产油国,未来仍是决定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关键因素。但从目前来看,因外需缩减和自身经济结构不合理,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新兴经济体明年均有经济减速甚至陷入衰退的风险,有效需求不足势必影响石油的消费。IEA在2014年10月份的《石油市场报告》中,预测2015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增长110万桶,比9月份的预测下调了10万桶。作为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在2013年新增需求约40万桶/日,占全球新增需求的近三分之一。但预计随着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和能源结构优化调整,2014年新增石油需求不超过25万桶/日,而且缩减的趋势将持续到201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供求形势逆转意味着国际石油市场持续多年的紧平衡局面被彻底打破,供求宽松甚至供过于求有可能成为常态。

第四,从能源结构的变化角度分析,石油将越来越多地被清洁可再生能源取代。未来的油价不仅取决于自身的成本、需求、计价货币的币值等因素,还取决于替代品的发展。近年来,在全球一次能源结构中,石油的比重不断下降,目前已经下降到三分之一以下。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比重不断提高,能源结构变革和转型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未来,随着能效提高、能耗降低,以及技术和基础设施等问题得到解决,更多的石油将被电力、天然气等所取代,石油的需求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达到峰值并进入下降的通道。但是,到目前为止,不管是电力还是天然气或其他能源,还没有突出的优势完全取代传统的石油资源。在较长的时期内,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代表的化石能源仍将在一次能源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其相对地位将不断下降。

除上述因素外,影响未来均衡的还有大国的博弈、石油公司的战略调整以及技术进步等。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也有可能对中东局势和国际石油市场产生冲击,但未来向何处发展、是否可控尚不确定。

四、新的均衡将如何形成?

经历了半年多的下跌,油价下跌的大部分动能已经得到释放,当前的价格已属于较低的区间。未来,市场机制将继续发挥作用,在各类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供需和价格将逐渐自我修正,在波动中形成新的均衡。

一是供需均衡。在当前供过于求的条件下,石油市场供需形成新的均衡有多种途径:供求都增长,需求增速超过供应;供求都减少,供应降速超过需求;供应不变,需求增长;需求不变,供应下降;供应下降,需求增长。结合当前的市场格局及外部环境,市场通过“供应下降,需求增长”的途径形成新的均衡的可能性比较大。目前,国际市场原油市场将继续维持供给过剩局面,中国、欧洲、日本等主要原油进口市场看不到需求猛增的迹象,未来的供需均衡很可能通过供应减少来实现。

普遍认为,高油价不利于经济的增长,甚至可能触发经济危机,而较低的油价会刺激需求并有利于经济复苏。但油价长期过低,对于宏观经济和石油行业发展的副作用也显而易见,那就是抑制石油及相关产业的投资,导致产出减少。如果国际油价持续深度下跌,OPEC是否能真正坚持不减产还有待于验证。俄罗斯的政策走向也需要关注。国际能源署(IEA)估计,油价下跌可能导致2015年美国页岩油投资减少10%。除了非常规油气,油价下跌对于成本较高的深水项目也将产生影响,一些项目可能会被推迟或取消。Statoil、BP、Rosneft等石油公司已宣布或计划减少油气开采领域的投资。随着产出和库存逐渐减少,加上石油需求短期内仍然保持低速增长,预计2015年下半年后,原油供需基本面会逐渐发生变化,新的均衡将逐渐形成。从历史数据看,油价跌幅越大,对石油生产投资的伤害就越大,这往往意味着将来的反弹也就越剧烈。

二是区域均衡。近年来,随着美国本土油气产量增加,对外依存度不断降低,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成为驱动石油需求继续增长的重要力量,全球石油的流向和供需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欧美盟友关系得到巩固,而与俄罗斯的关系急剧恶化。目前,危机的解决依然看不到曙光,一些研究者甚至认为美俄有可能重新陷入新的冷战。美国商务部已宣布批准部分石油品种出口,虽然短期内对市场冲击有限,但这是美国自上世纪70年代禁止原油出口以来所迈出的重要一步,其长期影响十分深远。下一步,扩大对欧洲的油气出口、帮助欧洲降低并最终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将成为美国的战略选择。受油价下跌影响较大的俄罗斯和中东产油国将在努力寻求新的经济支柱产业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对亚洲地区市场的重视程度,扩大与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在石油生产、贸易等领域的合作。供需宽松和油价下降将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有利条件,与俄罗斯、中东产油国、非洲资源国的合作将不断深化。

三是价格均衡。短期内国际原油价格颓势难改,看不到推动油价上涨的强大动力。但在经济全球化和开放的国际石油市场上,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推动供需和价格不断自我修正,在波动中形成新的均衡。将会形成新的价格均衡。我们应当认识到,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不同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初期,价格不具备跌幅如此之深的环境和条件。不管是损害消费者利益还是损害生产者利益的价格均无法长期维持,经济基本面、常规和非常规石油的边际生产成本以及需求的刚性,均对油价形成有力的支撑。尽管短期内油价仍有探底的可能,但当前的价位已经属于较低的区间,油价下跌的动能大部分已经得到释放。预计在60美元以下,油价有触底反弹的机会,但美元汇率和供需形势将制约反弹的空间和力度。2015年的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区间局限在60-80美元/桶之间的可能较大,回升到100美元以上、甚至突破2014年高点的概率极小。

总之,国际石油行业正面临重要的变革时期,宏观经济环境、供需形势、市场主导力量、技术创新、定价货币的汇率波动方向,以及人们关于石油的传统观念和预期等,均已发生了重大甚至是根本性的转变,这些转变将对未来的石油市场甚至能源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当前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下,油价中期走弱的预期正逐步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油价下跌的趋势。未来,经历本轮油价下跌考验的国际石油公司的战略、投资和收益也将发生变化,技术创新和石油供应以及其他替代能源的发展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力将不断上升,石油的商品属性进一步回归,油气市场的格局将继续进行重大的调整。

怎样查每天的国际原油价格

口袋原油,你可以下一个,挺好用的

关于今日国际原油最新价格查询网,美国原油价格实时走势图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