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00万日元(日本一套房子多少日元)
- 科技
- 2023-08-14
- 29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4000万日元,以及日本一套房子多少日元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4000万日元,以及日本一套房子多少日元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在日本年薪40-50万(人民币)是什么概念
这个问题我曾经回答过。日本厚生劳动省每个月都会公布在日本各行业的员工合同现金收入(工资)和总现金平均收入(工资+奖金)。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披露的十月份员工薪酬数据,2017年10月份日本全行业员工平均现金收入为267433日元,折合人民币为15443元。当然每逢年中6月份、7月份和年终12月份发奖金的时候,日本员工的总现金收入就会有一次爆发。例如在2017年6月日本员工的平均总现金收入为433043日元,折合人民币25006元。2017年7月份的时候,日本员工的平均总现金收入为370823日元,折合人民币21413元。
2017年12月份的员工平均收入厚生劳务省尚未公布数据,这里以2016年12月份的收入为例。2016年日本全行业员工平均总现金收入为547387日元,折合人民币为31609元。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这样一个规律,除6、7、12月三个月份外,日本各行业职工的月均总现金收入在26万和27万日元左右,6月份在43万日元左右,7月份在37万日元左右,12月份在54万日元以上。
那么日本各行业的年均员工总现金收入=26.5×9+43+37+54=372.5万日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1.5万元。当然实际数据要比这一数字略高。
不过之前我们说的全行业平均值,如果按照各行业来看,在日本收入较高的行业是电力、燃气、热供应和水等民生服务类,2017年10月份在平均现金收入为26.74万日元的时候,其现金收入是45.43万日元,其次是信息和通讯业与金融业,月均收入为38.24万日元和37.5万日元。
不过,年薪40—50万元人民币在日本算是高于平均数的了。
四千日元折合多少人民币
货币兑换
4000日元=245.2273人民币元
货币兑换
1日元=0.06131人民币
1人民币=16.3114日元
日本人为什么不买房
每次听说我在上海已经生活了十多年,上海人一定会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你没买房子?”出租车司机也经常说,“十几年前上海普通房子的价格也就是4000元一平米,如果当时买一套的话,你现在就是有钱人了。”
而我的回答永远是,“不买也无所谓。”
回头看看日本,二战以后经济复兴的那段时间,国家给老百姓建了很多廉租房,到了上世纪70年代,我的好多同学朋友开始从东京搬到千叶县等新兴住宅地。当时日本老百姓要买自己房子的愿望,就像21世纪的上海一样强烈,买房子是普通人一辈子的梦想。再后来,经济泡沫破灭带来了日本人不动产观念的变化,现在的年轻人生活观念更是多样化,买不买房子完全是各人的自由选择。
在日本买房子是需要一定经济条件的:准备首付金、申请贷款、缴纳税金等等。但是现在有不少经济条件不错的日本人也并不买房子。我认识的一位先生,今年40岁,住在东京,有3个孩子,但并不打算买房子。他每个月的房租是15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2万元)。如果租30年的话,一共要支付5400万日元(人民币432万元)。他说,“买房子虽然以后可以成为自己的资产,但日前孩子需要教育费,再考虑到税金问题,我还是不想买。”
在日本,购买房屋时、拥有房屋的期间及出售房屋时都要征税。如果在东京最北端买一套70平方米的普通住宅,需要约4000万日元(人民币320万元)。但除此之外,第一年一次性要缴纳很多种税金:“房地产取得税”、“所有权移转登记税”、“印花税”、“固定资产税”(跟这次在上海和重庆开征的房产税类似)。
以上述70平米的房子为例,第一年总计要缴纳200万日元(人民币16万元),相当于房价的5%。因此,据日本“世论调查网”的调查,27%的日本人表示说,宁可租房也不买房。
此外,在日本出售房屋时如果持有期不超过5年,征税比率高达买卖差价的39%,想留作给儿女财产的话,还要付高额的“赠与税”——3000万日元(人民币240万元)以上、5000万日元(人民币400万元)以下的财产,赠与税率是20%。我东京的一个朋友山本小姐是个“富二代”,本来不用工作就可以衣食无忧,但她还是每天挤地铁上下班。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为了缴赠与税,没办法!”
但高征税的另一方面,日本公司的住房福利就很好。上市公司一般都有宿舍,员工可以一直住在公司的宿舍,或者如果自己租房,还可以享受租房补贴。中小企业对员工的照顾也很好。
反观中国,最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年轻人因为买不起房子而结不了婚。日本人没有“男方一定要准备房子才可以结婚”的观念,一般都是在婚后夫妻共同努力、条件成熟后才买房子,父母一般也不会为孩子准备房子。
上世纪90年代我刚到上海的时候,很多老百姓都没有自己的房子,上海连高楼大厦都比较少,大多是6层楼的老公房。但那时候人们的心态很平和,现在的上海人好像都是为了面子而活着没有买房子抬不起头来,买了还要跟别人比较。
有一位欧洲的“中国通”曾问我,“如果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来形容中国人,你选什么词?”没等我回答,他就迫不及待地说:“好面子!”
在日本曾有一个问卷调查,你觉得土地是比存款或股票更有力的资产吗?结果显示,2000年以后,回答NO的占38.8%,首次超过YE8的回答者。这意味着,经济泡沫破灭以后日本人对房地产的想法完全改变了。现在,买房子已经不是日本人一辈子的梦想,2009年的新房成交量比2000年减少了1/3。这大概才是成熟国家要走的道路。
如何评价日本海产店老板说中国游客4000日元的海胆像布丁一样吃
前日,日本庆祝访日游客突破3000万,成为一个标志。未来,日本希望海外游客能突破6000万。
庞大的海外游客给日本社会上上下下带来了活气,从东京到偏乡。人潮汹涌,人满为患,虽然让小小的日本拥挤了点,但人流就是钱流。受够了通货紧缩带来的不景气的日本,与其它一些“作”的地方相比,人民的觉悟还是很高的。纵然有些不习惯和意见,但吃饱肚子,荷包满满当然是第一位的。
对日旅游贡献中,中国游客的贡献当然是杠杠的。包含台湾省,香港特区,中国大陆的中华游客,不但人数是最多的,而且花钱也是最大方的。
这几天,东京一家海产店老板就感叹中国游客太有钱了,4000日元(240元人民币)的海胆,中国游客像吃布丁一样吃。感叹中五味杂陈想必。那是他不了解中国情况。
中国人已经从温饱进入品质消费期间。只要产品好,不怕没客人,花钱也是值得。尤其中国人热爱美食,现在日元汇率占优,同样的商品国内不一定能吃到,吃到而且价格估计比日本国内还贵,好不容易出趟国,当然要享受,这不是花钱,这是省钱。
另外,中国人现在消费也日趋理性。前面的爆买,那是因为国内三姑六婆亲戚眷属多,日本人不懂中国人大家庭,以己度人,现在你要中国人爆买大买,估计我们也不愿意了,因为日本有的,中国没有的商品越来越少了。日本家电也够了,中国家电也不差。而且日本最近产品负面新闻一箩筐,大家对日本商品的信赖也出现了动摇。
日本人的话,我们听听就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实力是王道,同时不断升级自我,中国游客一定会变得更加受欢迎。
日本农民一年可以赚20-40万人民币,有没有人想去日本种地的
日本农民的确不简单,一个养殖100头牛种植200亩地水稻的农民收入可以超过4000万日元的日本首相!日本杂志《PRESIDENT》在2013年公布的“日本各职业年均收入”排名中可以看到的是,日本农民年均收入竟高达到756万日元(约合49万人民币),甚至还超过了公务员等诸多职业。
为什么有人专门移民去日本当农民?这其实不是空穴来风,日本农民过得的确不错!
农协——保障农民一生的“半政府性质单位”在日本,要想当农民,得先加入农协,日本农户虽然少,但是基本每个农户都拥有几十亩甚至上百亩地,不仅耕种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困难,还有农民生活保障等等问题。而农协就是帮助农户解决这些问题的”专业机构“。
农协虽然算是一个”民间团体“,但是力量可不小!
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我国这几年农民数量有所下降,很多人都不愿意继续当农民,为什么日本农民却成为“香饽饽”?这跟农协的作用分不开。农民从出生的奶粉,到上学、看病,甚至婚娶丧礼等等的生活问题基本都有农协保障支持,生活成本比普通人低了不止一个等级,很多普通人苦恼的人生问题也少了,因此农民们理直气壮,更乐意从事农业生产。
带领农民致富农协不仅提供技术指导,还有专业的机器支持。日本农户的劳动力其实不多,每家顶多也就2-3个劳动力,但是却能管理几十亩甚至上百亩田地,这跟日本农业现代化分不开。日本农协就是帮助现代化农业推广的有力“中介”。
农民种出的粮食自己吃不完,还可以卖给农协。也就是说,日本农民根本不需要担心粮食“滞销”,农协已经替他们承担了极大部分的风险,农民们只需要跟着农协就能挣钱!
替农民发声这样看来,农协基本算是掌握着国家的“农业命脉”,有广大的农民基础,因此能在国家大事面前发声。每次大选,农协会组织农民们集中投票给“亲农”的政党竞选者。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票量,因此竞选者都会拉拢农协,承诺给农民更好的利益保障。因此农民的生活还是相当安稳的。
现代化农业+精而邃的日本特色作为数一数二的发达国家,日本的农业技术还是相当厉害的。高效率的土地管理,让数量并不多的农民能生产出养活整个日本的粮食,可想而知在日本当农民还是不愁挣钱的。
“护短”的日本文化为什么日本物价这么昂贵?跟我们国家很多追崇“进口洋货”的想法相反,日本国民更爱吃“国产农产品”。有一种说法,外国的农副产品除了罕见和紧缺的品种以外,其实很难打入日本市场。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日本的农副产品其实并不缺乏市场。毕竟日本国土面积小,农户人数也不多,要想让全国人都吃上国产的粮食,那肯定粮食物价就高了。如此以往,日本农民的收入怎么可能低呢?
精细和富有特色的农产品日本以严谨的市场规则和极致的做工闻名于世。他们的马桶盖、电饭煲都能让我们国家的大妈们疯抢,就可以看出这种精神指导下的日本农副产品也质量上乘。
日本农协会指导农户种植指定的农副产品。你想靠种那些品质差的品种来“薄利多销”也是不合规矩的。正常来说,农协会指导农户们种植质量上乘的粮食品种,不仅如此,还会对收获的粮食进行多次精加工。
比如说去泥等等基本的加工,已经精美的包装。没错,连农产品都要包装得仿佛“此物只应天上有”一般,日本人的确做到了极致。
然而,在多番加工的流水车间下,承担成本的,是购买这些农产品的普通人。总而言之,日本农民还是很挣钱的一个职业,难怪还有人移民想去日本当农民!
虽然日本农民的确挣钱,但是你以为什么人去日本种地都能挣几十万吗?我想没那么容易。
日本90%以上的农民都加入了农协,外国人想要单打独斗完全会被打击压制;若是加入农协,则需得日本国籍或是永久居住证,这就需要你移民或者入赘等,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不容易做到。
目前外国人在日本当农民,大多数是“雇佣农工”,因为日本老龄化十分严重,劳动力稀缺,因此会选择吸引外国人来打工。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您会选择到日本种地吗?欢迎点击关注@天山灵知,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链接:http://www.depponpd.com/ke/1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