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 正文

四大名亭是哪四个亭子,爱晚亭的来历

四大名亭是哪四个亭子,爱晚亭的来历

爱晚亭的来历 爱晚亭是由湖广总督毕沅更名而来。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为清代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据“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爱晚亭的来历

爱晚亭是由湖广总督毕沅更名而来。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为清代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据“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更名为爱晚亭。

爱晚亭的来历:爱晚亭是由在1792年清朝乾隆年间由岳麓书院的院长罗典所建成的,由于旁边有许多枫叶当时取名红叶亭。后来毕沅觉得这个名字太俗了。

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为清代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据“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更名爱晚亭。

简述我国古代四大亭的名称、地点、建筑年代及亭名的由来。

四大名亭(Four Great Pavilions),是我国古代因文人雅士的诗歌文章而闻名的景点,它们分别是滁州的醉翁亭,北京的陶然亭,长沙的爱晚亭、杭州的湖心亭。

醉翁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旁,名列四大名亭之首,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命名并撰《醉翁亭记》一文而闻名遐迩。

四大名亭是指安徽省滁州醉翁亭,与北京陶然亭、湖南长沙爱晚亭、浙江杭州湖心亭。醉翁亭坐落在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是安徽省著名古迹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写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写的就是此亭。

中国的四大名亭分别是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和阆中古城。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武昌蛇山之巅,建于公元223年,是中国文化名城武汉的标志之一。

长沙的爱晚亭都有怎样的传说

1、据考证,今名“爱晚”是当时任湖广总督的毕沅(号秋帆)所改。毕沅当年常到岳麓山爱晚亭一带游览。

2、传说,爱晚亭原名“红叶亭”。清朝乾隆年间的岳麓书院就在亭后,当时有一名学子慕名前来求学,院长见其衣冠朴素,有些潦倒,将其拒之门外。学子愤然离去,一路触景生情,处处题诗。

3、爱晚亭,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清风峡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为清代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据“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更名爱晚亭。

4、爱晚亭为清乾隆五十七年岳麓书院山长罗典所建。原亭几经沧桑,清同治年间重修。

5、上刻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长沙》诗句。1987年,爱晚亭大修。2017年初,长沙岳麓山风景名胜区麓山景区管理处决定对爱晚亭前坪水塘进行治理。4月20日,爱晚亭水塘治理全面完工,三个水塘变得清澈见底,周边进行了配套的绿化改造。

岳麓山爱晚亭的来历

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为清代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据“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更名爱晚亭。

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与陶然亭、湖心亭、醉翁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因杜牧《山行》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而得名。爱晚亭为岳麓书院院长罗典于1792年创建。其亭形为重檐八柱,琉璃碧瓦,亭角飞翘。

爱晚亭是由在1792年清朝乾隆年间由岳麓书院的院长罗典所建成的,由于旁边有许多枫叶当时取名红叶亭。后来湖广总督毕沅觉得这个名字太俗了,后根据杜牧的诗《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而取名爱晚。

爱晚亭:原来并不叫“爱晚亭”,而叫“红叶”,广为流传的说法是:爱晚亭亭名“爱晚”是诗人袁牧改的,袁牧去岳麓书院拜访时,被当时的院长罗典看不起,并拒绝见面。

由湖广总督毕沅根据唐代诗人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爱晚亭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位于湖南省岳麓山下清风峡中,亭是在乾隆年间,由当时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创建的,本名“红叶亭”,又称“爱枫亭”,后来改为“爱晚亭”。

爱晚亭名字的由来是什么?

1、爱晚亭,位于湖南省岳麓山下清风峡中,始建于1792年,名字来源于杜牧的七言绝句《山行》。与湖心亭、陶然亭、醉翁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是革命活动胜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由湖广总督毕沅根据唐代诗人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3、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为清代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据“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更名爱晚亭。

4、爱晚亭的来历:爱晚亭是由在1792年清朝乾隆年间由岳麓书院的院长罗典所建成的,由于旁边有许多枫叶当时取名红叶亭。后来毕沅觉得这个名字太俗了。

最新文章